当无奈的摊手动作伴随着责备的眼神,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成为了奥古斯托留给北京工人体育场最深刻的印记。
时间回溯至2016年,那正是中国足球“金元时代”最炽热的时期。北京国安俱乐部斥巨资,以800万欧元的天价从巴西引进了一名当打之年的国家队核心——奥古斯托。消息一出,球迷圈顿时炸开了锅,普遍认为国安这次是动真格了。毕竟,一位身披巴西国家队10号球衣的核心球员降临中超,人们普遍期待他能为联赛格局带来一番颠覆性的改变。
然而,现实的残酷往往与期望成正比。这位顶着耀眼光环而来的巴西巨星,适应中超节奏的速度却慢得令人焦急。他在场上显得步履蹒跚,难以控球,传球也缺乏威胁,甚至在防守端也常常不见踪影。更令人沮丧的是,他的脾气似乎比球技更早地暴露出来。面对队友的失误,他习惯性地摊开双手,对着队友比划着,言语间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:“你们这帮人,根本不行。”
这样的表现,彻底点燃了球迷的怒火。工体看台上,嘘声与谩骂声此起彼伏。大家的心声是:花了800万欧元,请来的是一位球队核心,结果却得到一位动辄抱怨队友、甩手不管事的“甩手掌柜”。这哪是来踢球的,分明是来当监工的!
“水货!”“赶紧滚!”的呼喊声越来越响亮。球迷们的逻辑朴素而直接:无论你名气再大,如果无法拿出与其身价相符的表现,还对队友颐指气使,留着又有何用?
这些刺耳的声音,奥古斯托不可能听不到。他或许也倍感困惑:我堂堂巴西国家队核心,在桑巴军团备受尊崇,为何一来到中超,却沦为被球迷嫌弃的对象?
这样棘手的问题,就此摆在了北京国安俱乐部面前。
坦白说,俱乐部当时也陷入了深深的纠结。这笔800万欧元的投资,似乎有些不明智,球员的表现确实与身价严重不符。彼时,甚至有登贝莱的经纪团队主动上门,试图运作球员交换。是换,还是不换?这成为了一个关乎俱乐部声誉和未来走向的严峻抉择。一旦交换,就意味着承认了自己当初的判断失误,800万欧元也将打了水漂。而如果不换,则必须继续忍受场上的挣扎以及球迷排山倒海般的怒火。
最终,国安俱乐部咬紧牙关,选择放手一搏。他们始终坚信,能够身披巴西国家队10号球衣的球员,其天赋绝不至于此。俱乐部将所有的希望押注在他身上尚未完全展现的才华,而非他当时暴露出的消极情绪。
如今再回望,正是这次坚持,才拉开了北京国安一段辉煌传奇的序幕。
真正意义上的转机,伴随着主教练施密特的到来而到来。更重要的是,奥古斯托的身边,不再是那些让他无奈摊手的队友。维埃拉(B?erar)的加盟,巴坎布(Bakambu)的到来,再加上本身就极具灵气的张稀哲,北京国安的中前场瞬间焕发了生机,变得如虎添翼。
这就像为一辆顶级跑车的强劲引擎,装上了与之匹配的变速箱和轮胎。奥古斯托突然发现,他传出的每一脚球,都有队友精准跑位接应;他发起的每一次配合,都能得到默契的回应。他不再需要孤军奋战,独自扛起球队前进的重担。他只需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事情:运筹帷幄、组织进攻、给予对手致命一击。
他依旧会做出摊手的动作,但这次,摊手的意义已截然不同。曾经,那是推卸责任和表达不满;而现在,球迷们却将其解读为世界级球星对队友的高标准要求。能够被他“指责”两句,甚至在某些程度上,成为了一种莫大的“荣耀”。
从万人唾弃的“水货”,蜕变为球队无可争议的核心与队长,奥古斯托的华丽转身,说到底其实很简单。他并非一夜之间顿悟,而是北京国安俱乐部,终于为他配置了一套能够让他如鱼得水、发挥出最佳水平的“僚机”。
光阴荏苒,这段往事至今仍值得我们回味。放眼当下,北京国安又一次站在了选择的十字路口。功勋教练塞蒂恩(Setién)率队成绩起伏不定,关于“换与不换”的争论声,与当年关于是否要换掉奥古斯托的争议如出一辙。
坚持,或许会开启又一段传奇的篇章。但谁又能断定,每一次的坚持,都能迎来皆大欢喜的结局呢?